魏晋南北朝

各位不看也罢

Posted by Roach on October 3, 2015

早上,偶尔看到了日本南北朝。一上午就这么过去,将自己认为能说的过的日本南北朝,记录了下来。本来不敢看魏晋南北朝,对是不敢。因为,明知那个时期堪称历史上最乱的时期。但是,日本的我都追究了一下,我国的不看一下,良心有愧。本篇和上一篇一样,只是自己理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朝代更迭,哪些人物出来了(历史造就了他&她们)。当然这时期,名人名将众多,但自己知道有几斤几量,只给一个大概框架,供自己以后深究时再用。

首先上一张魏晋南北朝的更替顺序图: 顺序更替图 源自知乎回答作者:豆子 问题: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该回答多图,形象。但是我更想知道些细节,就维基了好长时间,整理出一个时间线。

这张图呢是从东汉开始,那就先说说东汉,说东汉肯定得从西汉末开始。西汉,东汉是后来那些记载的史学家的根据都城的位置的称呼,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则是洛阳。


王莽新政 西汉末就从王莽开始说。王莽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3年)】。王莽篡汉时,王政君曾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不久忧愤而亡,与汉元帝刘奭合葬渭陵),当时王氏是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王莽,汉成帝时为官到建立新朝,经历了四任皇帝(汉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婴晋两岁)。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他的外戚——他祖母定陶国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家族开始得势。王莽只得卸职隐居于封国(封地)新都(公元前8年,王根病重,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之位,在淳于长死后,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遂闭门不出,安分谨慎。但哀帝无子嗣,也就是丁氏外戚没有依靠了。王太后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重掌大权,王莽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但是对上以迷惑太后,对下向平民百姓掩盖自己的野心。元始一年(公元1年,汉平帝),大臣们还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这就是本事,ni suosi be si)。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他的权力,于是将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吃过这亏,不过可见朝野之上大都是他的人,皇帝亲戚都能动,能不是敢)。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病死。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孺子婴(即刘婴)为皇太子,只有两岁,太皇太后据群臣之意,叫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刘秀建立东汉 王莽当皇帝之后,推行改制但不成功。并且,他都当皇帝了肯定要封其亲信,而且还将刘氏宗族诸侯王32人,王子侯181人废黜,刘氏宗族及贵族官僚相继起兵反抗。王莽改制没有解决西汉末年以来的土地兼并以及流民问题。相反,由于他兴师动众讨伐匈奴和周边少数民族,大兴土木,还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甚至造成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于非命,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在当时遍布全国的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队伍,成为农民起义的主流,这就是南方的绿林军和北方的赤眉军。绿林军新朝末年主要的一支反对王莽政权的军队,由因旱灾和蝗灾造成的饥民所组成,主力起兵于荆州的绿林山(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县)而得名,称为绿林起义。绿林军的活动几遍大半个中国,影响十分巨大,此后绿林一词成为了中国黑社会的代名词之一。地皇四年(23年),各支绿林军会师,共同推举汉朝宗室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决定争夺天下,以王匡、王凤为上公,刘縯(刘秀兄弟,为刘玄定都后嫉妒其威名所杀)为大司徒,刘秀(后来汉光武帝)为太常偏将军。绿林军在刘秀的率领下,在昆阳之战中击溃王莽的主力大军。十月初一,绿林军攻克京师长安,杀王莽(新朝灭亡其头颅后来被各代收藏,直到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大火,王莽之头焚毁),建立了更始政权。之后赤眉军(樊崇等迎战王莽部下时担心自己部下与王莽兵混淆不清,于是令自己部下都把眉毛涂红以相识别)先是愿降于更始,但是更始帝刘玄一登基便沉湎于宫廷奢华生活,即位后将政事都委托于自己的岳父赵萌,放任其专权。赤眉军进逼长安时,刘玄因怀疑杀害申屠建、陈牧、成丹等原起义军重要将领。更始三年(25年)他杀害了西汉末代皇帝刘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单骑逃走。十月,投降赤眉,将玺绶送给赤眉拥立的皇帝刘盆子(与更始帝一样为宗室自立政权),自己被封为畏威侯,不久改封为长沙王,刘秀(其在哥哥被杀后,也处于危险之中。只得向刘玄谢罪,并不敢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常。刘玄心有所惭,故而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后刘玄占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刘秀遂在河北积蓄力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刘秀率吴汉、邓禹等手下大将,继续在北方大破铜马等割据势力,被关西人号为铜马帝。由于刘秀与刘玄心生二意,自此刘秀手下便不断劝进。并于更始三年六月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改元建武)则遥降封之为淮阳王。赤眉将领张卬为绝后患,十二月,派人将其缢死。次年刘秀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刘秀先后荡平赤眉、张步、隗嚣等割据势力,然割据一方的卢芳,刘秀屡次遣吴汉、杜茂往击,均不克。建武十二年(36年),卢芳进攻云中郡,留守九原的部将随育胁迫卢芳降伏刘秀。卢芳放弃军队,逃往匈奴。同年十一月十九己卯日(36年12月25日),吴汉攻克成都,割据四川的公孙述成家政权灭亡,东汉统一中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很快到了东汉末年(其实,码字很慢的),桓灵二帝在位时期,荒淫无道、横征暴敛、买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终于在184年爆发黄巾之乱(灵帝期间),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将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乱基本镇压。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又起(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何进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率西凉军入京。后因谋泄,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袁绍带兵入宫,杀尽宦官,控制朝廷。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并领何进所属部曲,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吞其众,自己还诛杀大臣。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刘协本身比刘辩有才能,于是废少帝——献帝刘协哥哥,另立刘协为皇帝。董卓性情残暴,部下将领言语稍有差错,就被当场处死,致使人人自危。后董卓被王允说服吕布杀掉,但初平三年——192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兵攻入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大肆报复,吏民死者万余人。随后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大臣。最后献帝被迫逃出长安,流离失所,最终投靠曹操,汉室名存实亡),自此汉廷大权旁落,而地方豪强拥兵自重(黄巾起义之后,各地已拥兵自重),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公元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统一中国,三国时期算是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晋朝时期。


三马共食一槽 从魏到晋,又不得不提(容我只是简略提提,不然我也可以百家讲坛了)。三马共食与一槽。曹操早就提防司马懿说其又“狼顾之相”,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回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私以为这只是后世猜测,不过曹丕看中司马懿,司马懿生前位极人臣也没有自立的迹象是事实,历史小强你知道是不是事实,哈)。司马懿为曹魏立下大功,辅政平乱、擒斩孟达、抗蜀北伐、对阵五丈原、平定辽东,明帝曹丕死后又退敌征吴,最后为自己装痴诛灭曹爽(二人在朝廷中互相排挤,曹氏兄弟本来占优,不过曹氏兄弟岁曹芳给曹丕扫墓时被控制京都的司马懿干掉)。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曹芳联合李丰、张缉、夏侯玄等意图罢除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三人被司马师搜出“衣带诏”,腰斩灭族。张缉女张皇后也被废位。后司马师对曹芳有所猜忌而废曹芳为齐王,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本打算立彭城王曹据为帝,但郭太后(魏有两个郭太后,这里是魏明帝曹叡的皇后,另一个是文德郭皇后,字女王,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后,曹丕夫人)要求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髦就是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那位。为什么不是司马师,那时候司马师找司马懿去了。三司马掌大权的时候,皇帝都封其儿子中没有爵位的为列侯。公元260年(甘露五年)四月,曹髦见威权日去,国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忧虑被废受辱,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我不能坐受被废之辱,如今亲自率领你们去讨伐他。”王沈、王业急速将此事告知司马昭,司马昭召护军贾充等作戒备。曹髦知道事情泄露,率领左右进攻司马昭所在的府邸,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敢有骚动抵抗者灭族。相府中的兵将都不敢迎战,贾充呵斥诸将说:“司马公平时养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啊!”太子舍人成济拿起戈向曹髦车驾进攻,刺中曹髦,戈刃从背上穿出,曹髦在车中驾崩。最后成济成了替罪羊,而贾允,必须说说贾允,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予司马炎弟司马攸及次子司马衷,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而晋惠帝司马衷就是那个说百姓没有饭为什么不吃肉的傻子。而贾南风貌丑还性妒(老天给你关了扇窗,定会给你开个窟窿。贾南风聪明。司马衷则在太子妃贾南风及谋臣的献策下通过了武帝对司马衷的多次考验)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而“八王之乱”也是西晋灭亡的始因。成也贾允,败也贾允。司马昭后来将曹髦之事上禀太后,太后听了这个意见,诛灭了成济三族。与公卿们商议,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改元景元。景元四年,司马昭封晋公。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如前所述,晋惠帝司马衷是傀儡,把持朝政的正是他的媳妇——贾南风。结果发生了八王之乱。五胡趁虚而入,中原混战,衣冠南渡。西晋的臣民跑江南去了,建了个新都,这就是东(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这时候其实,南北朝的雏形已经有了,划江而制。北朝是一群夷狄。说好听的,叫衣冠南渡,说难听的,就是让狗撵的。南朝的顺序是:东晋-宋-齐-梁-陈,北朝可就麻烦了,其实这时候还是东晋十六国。下面说说北朝的混乱局面。衣冠南渡,霸道地占有北方的是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各种大屠杀,随手就屠杀几十万百姓,比牲口都不如。史称五胡乱华。有能力跑的都跑南边去了,留下没能力跑的在北方受苦。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胡夏、冉魏、翟魏、西燕等等……也用不着记五胡十六国的顺序,太乱太麻烦。总之,不久后就被北魏统一了。

南北朝时期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梁没陈起是因“侯景之乱”),合称为六朝(魏晋南北朝时,定都建康的六朝)。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公元420年,刘裕篡夺帝位,取代东晋。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至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中国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随”起 之后,北魏内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篡了。西魏被北周篡了。胡人就是会玩。最终,北周一统北方。安定、和谐、美丽,很厉害。然后呢?然后北周有个功臣,随国公、大司空,名叫杨忠。你没听说过他,但你听说过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叫杨坚。杨坚的老婆是独孤皇后,独孤皇后是鲜卑贵族(北周掌权者宇文就是鲜卑)。不过,杨坚是汉族;李渊祖先是汉族,其本人有外族血统。。杨坚篡权闹了革命和历史一样废帝,这就是隋。因为他觉得“随”这个字太随便了,改成“隋”。隋朝建立的时候,陈朝还没灭呢。杨坚同志的首要任务就是灭陈。陈后主就是写《后庭花》的那个。隋一统之后,魏晋南北朝历史就完了,是不是很快(一点也不快,一天对这电脑)。隋朝实质上到了隋二代杨广就亡了。隋末乱世,百废俱兴。最终迎来了盛唐。唐朝的疆域那叫一个广,几个都护府往那一摆。可惜唐玄宗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日衰,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篡唐,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朱温(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母王氏佣食于萧县,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而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也够乱的。南北朝有写《玉树后庭花》的陈叔宝陈后主,十国有唱“一江春水”的李煜李后主。


唐兴 最后,隋唐,隋唐,有隋的建立就有的建立。杨侑生于大业元年(605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大业三年(607年),被封为陈王(刚三岁,其父杨昭河南王死后不到一个月受封。大业二年(606年),杨昭从长安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来朝见隋炀帝,几个月后要返回长安。他想乞求允许再留住一些时间,隋炀帝不同意,杨昭跪拜请求无数次,他身体本来就很胖,因此得病。同年七月二十二日,杨昭去世)。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国公(其父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这也是李渊逃过了杨广执政初期的大清洗,并在杨广南巡时担任山西留守使这一重要边疆守备的根本原因。当时突厥是隋朝北部边境的心腹大患,必须派亲信将领统率大量部队镇守,这是李渊掌握兵权的由来)。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武德二年(619年),杨侑遇害(一说病死),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唐朝疆域图:

唐朝各大都护府

至此,今天一天结束。2015-10-03 22:31:00

细说两晋南北朝,这是天涯的一个帖子,博主昨日查得,留作日后真闲的狠时再看。历史这玩意不得已最好不碰……